相關文章
Related Articles詳細介紹
由進、出水口、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個部分組成。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,也可用磚石圬工結構,或用磚石襯砌的土池。平流式沉淀池構造簡單,沉淀效果好,工作性能穩定,使用廣泛,但占地面積較大。若加設刮泥機或對比重較大沉渣采用機械排除,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。
1.平流式沉淀池的構造及工作特點
為帶行車式刮泥機的平流式沉淀池。斜管沉淀池
為使入流污水均勻與穩定的進入沉淀池,進水區應有整流措施。入流處的擋板,一般高出池水水面0.1-0.15m,擋板的浸沒深度應不少于0.25m,一般用0.5~1.0m,擋板距進水口0.5~1.0m。
平流式沉淀池的出流裝置。
出水堰不僅可控制沉淀池內的水面高度,而且對沉淀池內水流的均勻分布有直接影響。沉淀池應沿整個出流堰的單位長度溢流量相等,對于初沉池一般為250m3/m·d,二沉池為130~250m3/m·d。鋸齒形三角堰應用pubian,水面宜位于齒高的1/2處。為適應水流的變化或構筑物的不均勻沉降,在堰口處需要設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動的調節裝置,使出口堰口盡可能水平。黃山市輔流式沉淀池分類概述
堰前應設置擋板,以阻攔漂浮物,或設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裝置。擋板應當高出水面0.1~0.15m,浸沒在水面下0.3~0.4m,距出水口處0.25~0.5m。黃山市輔流式沉淀池分類概述
多斗式沉淀池,可以不設置機械刮泥設備。每個貯泥斗單獨設置排泥管,各自獨立排泥,互不干擾,保證沉泥的濃度。在池的寬度方向污泥斗一般不多于兩排。
2.平流式沉淀池的設計
沉淀池功能設計的內容包括沉淀池的只數、沉淀區的尺寸和污泥區尺寸等。
池體平面為圓形或方形。廢水由設在沉淀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,進水的出口下設傘形擋板,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,然后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。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錐形污泥斗中,澄清水從池上端周圍的溢流堰中排出。溢流堰前也可設浮渣槽和擋板,保證出水水質。這種池占地面積小,但深度大,池底為錐形,施工較困難。
池體平面多為圓形,也有方形的。直徑較大而深度較小,直徑為20~100米,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,周邊水深不小于1.5米。廢水自池中心進水管入池,沿半徑方向向池周緩慢流動。懸浮物在流動中沉降,并沿池底坡度進入污泥斗,澄清水從池周溢流入出水渠。
近年設計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。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設斜板或斜管,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,縮短沉淀時間,減小沉淀池體積。但有斜板、斜管易結垢,長生物膜,產生浮渣,維修工作量大,管材、板材壽命低等缺點。正在研究試驗的還有周邊進水沉淀池、回轉配水沉淀池以及中途排水沉淀池等。
沉淀池有各種不同的用途。如在曝氣池前設初次沉淀池可以降低污水中懸浮物含量,減輕生物處理負荷在曝氣池后設二次沉淀池可以截流活性污泥。此外,還有在二級處理后設置的化學沉淀池,即在沉淀池中投加混凝劑,用以提高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、能被氧化的物質和產色物質等的去除效率。
水平管沉淀池是目前zui接近"哈真"淺層理論的沉淀池,它將沉淀管水平放置,原水平行流動,懸浮物垂直分離,具有沉淀和分離功能。安裝時可將預制的"水平管"模塊組裝為水平管沉淀池。水平管沉淀分離裝置分成若干層,由此增加了沉淀面積,減小了懸浮物的沉降距離,縮短了懸浮物沉淀時間;水平管單元的垂直斷面形狀為菱形,管底側向設有排泥狹縫,沉泥順側底下滑,再通過排泥狹縫滑入下面的水平管沉淀單元,懸浮物通過水平管及時與水分離,水走水道、泥走泥道,改善了懸浮物可逆沉淀的排泥條件,并避免了懸浮物堵塞管道和跑礬現象的發生。配備不停水自動沖洗系統,解決在水平管壁面上的沉泥附著積累問題。
產品咨詢
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